1. <track id="ithim"><i id="ithim"></i></track>
      <optgroup id="ithim"><li id="ithim"></li></optgroup>

          <span id="ithim"></span>
        1. <ruby id="ithim"><i id="ithim"></i></ruby>
          <span id="ithim"></span>

          <span id="ithim"></span>

          1. 供應壓力可能加重 南強北弱仍將上演

            2021-01-12 10:50:00   來源:糧油市場報   瀏覽量:

            2021年稻谷最低收購價仍有穩中小幅上調的可能,全年稻谷總產量或創歷史新高,稻米市場供應壓力加重,后期價格有逐步回落的可能,預計秈強粳弱、南強北弱的市場走勢仍將上演。

            2020年,全球出現百年不遇之變局,國內稻谷生產也連續遭受惡劣天氣影響,稻米市場的波動幅度較往年有所增大。盡管如此,2020年我國稻谷生產依然取得豐收,產量連續10年穩定在2億噸以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一,年末,我國稻米市場整體供應持續寬松,市場心態穩定,預計短期稻米市場仍將維持穩中略有波動走勢。

            受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國內稻米市場出現恢復性上漲,并于四季度創出3年來新高。2020年初疫情暴發后,國際大米市場波動加大,受此影響,國內稻米市場出現脈沖式上漲,隨后在國家調控下平穩回落。受南方洪澇災害影響,新季早稻上市后高開高走,帶動稻米市場逐步走出低谷。新季中晚稻上市后,受東北地區遭受臺風三連擊和南方部分地區遭受寒露風等因素影響,加上玉米、小麥市場持續走強,刺激中晚稻市場一度出現較快上漲,并創下3年來新高。

            2020年12月,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全國平均收購價分別為2628元/噸、2783元/噸、2784元/噸,較2020年初分別上漲207元/噸、263元/噸和184元/噸,呈現出“秈強粳弱”“南強北弱”走勢,部分主產區中晚秈稻價格甚至高于粳稻價格,這與2017年以來稻米市場連續下跌形成鮮明對比。

            2020年國內稻米市場出人意料走強,并不是供應出了問題。相反,2020年我國稻谷產量較2019年增加225萬噸,為歷史次高產量,總體依然產大于需,稻谷庫存仍處于歷史最高水平附近,總量可供我國居民食用一年。從供求角度看,稻米市場不具備上漲動力,主要是疫情、災情、輿情等多重因素共振所致。在經歷恢復性上漲及國家加大調控后,稻米市場短期已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可能,將以高位小幅震蕩為主基調。

             

            隨著稻米市場重心上移,國家支持水稻生產的力度將進一步增強,預計2021年水稻種植面積仍將穩中有增,稻谷產量有望小幅增加,市場價格高位小幅回落的可能性較大,優質稻米的市場機會相對較大,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

            最低收購價或穩中略漲。

            2020年秈稻最低收購價小幅上調,終止了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下調的模式,也表明國家不希望稻米市場持續低迷的態度,因為過低的稻米價格不利于保護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因此,2021年稻谷最低收購價仍有穩中小幅上調的可能。主要原因:一是糧食安全的重要性進一步得到強化,為鼓勵稻谷生產,國家再次小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的可能性增大;二是當前稻谷最低收購價仍偏低,若農戶按此價格出售,粳稻和中晚秈稻略有贏利,早秈稻依舊虧損,從發揮最低收購價的功效出發,仍有小調上調的必要;三是當前秈稻尤其是早秈稻已多年產不足需,需要政策激勵,最直接的信號就是繼續小幅提高秈稻最低收購價。同時,我國稻谷總產量已多年產大于需,大幅上調最低收購價并不合適,小幅上調更符合當前各方利益。

            稻谷產量或創歷史新高。

            2020年,雖然遭受了各種災害性天氣,得益于面積增加,我國稻谷總產量達21186萬噸,距歷史高點僅差91萬噸。隨著國家支持稻谷生產力度加大,以及稻谷價格上漲,預計2021年農戶種植水稻積極性將會有所提升。而天氣狀況也可能好于災害頻發的2020年,稻谷單產小幅增長的概率較大,全年稻谷總產量或創歷史新高。

            由于國家鼓勵擴大雙季稻面積,加上2020年秈稻漲幅大于粳稻,預計2021年南方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粳改秈”的現象,秈稻種植面積將增加。而東北地區因玉米價格上漲較快,粳稻種植效益相對降低,存在“水改旱”的可能。由于優質大米走勢相對堅挺,預計優質稻面積及產量將繼續小幅增加;早稻產量將小幅增加,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

            大米需求繼續保持旺盛。

            2020年,國內稻谷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但與玉米相比,稻米市場漲幅相對落后,比價優勢逐步凸顯,稻谷替代效應將有所增強。同時,玉米臨儲庫存基本消耗完,后期以新糧為主。而稻谷陳糧充裕,特別是超期存儲的稻谷價格更加低廉,有助于增加稻米市場競爭力,擴大其在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方面的需求。在低價大米和優質大米需求全面旺盛的情況下,預計中短期國內稻米需求將維持小幅增加態勢。

            托市收購數量或將回升。

            2020年我國稻谷生產再獲豐收,中晚稻產量同比小幅增加,但收購進度同比偏慢。農戶庫存的新稻同比相對偏高,主要是中晚秈稻庫存相對較高,新稻供應壓力同比并未下降。由于2020年稻谷托市收購啟動范圍大幅縮減,早秈稻托市收購僅40萬噸,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南方中晚稻最低收購價預案沒有啟動,北方只有黑龍江一省啟動了托市收購,且也只是部分地區啟動預案,稻谷托市收購量同比大幅減少。

            截至2020年12月1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稻3777萬噸,同比減少375萬噸。其中,湖北、安徽等14個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秈稻2010萬噸,同比減少377萬噸;黑龍江等7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粳稻1767萬噸,同比增加2萬噸;而最低收購價累計收購量只有28萬噸,同比大幅下降。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0日,湖北、安徽等14個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秈稻2128萬噸,黑龍江等7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粳稻2148萬噸。

            由于托市收購大幅減少,意味著市場化收購同比大幅增加,企業的新稻庫存同比也高于上年,加上臨儲稻谷成交大幅增加,大米進口也小幅增加,2020年企業的稻谷庫存同比明顯偏高,在需求并未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國內稻谷供應同比大增,市場供應壓力明顯高于往年。

            由于2021年稻谷產量可能繼續增加,加上2020年度托市收購大減、拍賣成交再創歷史紀錄,將導致2021年稻米市場供應壓力加重,稻米市場后期有逐步回落的可能。在新稻上市后,預計部分產區將會啟動托市收購,范圍可能較2020年有所擴大,托市收購量預計同比增加。由于黑龍江稻谷供大于求嚴重,2021年托市收購仍可能啟動,南方部分中晚稻主產區也有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

            大米進口或將有所增加。

            2017年以來,我國大米進口急劇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量只有255萬噸,較高峰時的2017年下降了36.7%。

            據海關統計,2020年11月份我國進口稻米39萬噸,月環比增加23萬噸,增幅高達143.8%;同比增加12.95萬噸,增幅49.7%。2020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223萬噸,同比增加6萬噸,增幅2.7%。

            在大米進口大幅增加的同時,我國大米出口卻大幅下降,2020年11月份我國出口稻米10萬噸,環比減少12萬噸,減幅54.5%;同比減少3萬噸,減幅24.6%。2020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220萬噸,同比減少34萬噸,減幅13.4%。不過,2020年大米出口量仍將處于本世紀以來較高水平,或僅次于2019年。

            預估2020年12月我國大米凈進口量可能繼續擴大。我國大米由凈出口國再度轉為凈進口國,也相應增加了國內的大米供應。當然,我國大米進口增加,并不是國內供應出了問題,相反,國內稻谷2020年依然增產,年度結余仍達1000多萬噸,加上龐大的臨儲庫存和各級儲備,可確保國內稻谷口糧供應絕對無憂。

            預計2021年我國大米進口可能小幅增加,全年或呈凈進口態勢。一是全球大米產量可能增加。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大米產量5.091億噸,比2019/2020年度增加780萬噸;預計大米貿易量4710萬噸,同比增加310萬噸。全球大米產量及貿易量增加,大米需要尋求更好的出路,我國很可能會成為首選目標。二是2020年四季度我國稻米市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大米進口吸引力增強。三是人民幣匯率走強。2020年人民幣對美元出現持續升值,年度最高升值約8%。國際大米貿易主要以美元計價,由于人民幣升值,大米進口動力將增強。相反,大米出口可能小幅減少,2021年我國仍有可能再次成為大米凈進口國。

            臨儲稻谷成交或創紀錄。

            2020年,我國稻米價格同比上漲,市場活躍,推動了臨儲稻谷銷售的增加。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年累計成交臨儲稻谷1722.5萬噸,同比增加472.5噸,增幅達37.5%。其中,早秈稻成交237.8萬噸,同比增加102萬噸;中晚秈稻成交750.6萬噸。同比增加262萬噸;粳稻成交734.1萬噸,同比增加108.5萬噸,2020年11月份以來,中晚秈稻成交達351萬噸,有效滿足了市場供應。2021年元旦后,臨儲稻谷投放量依然維持近期一周160萬噸的水平,按照目前的稻米市場行情推斷,成交依然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由于國內稻米市場行情回暖,2020年政策性稻谷競價銷售再創紀錄,同比增加近四成,加上定向銷售的超期儲存稻谷2000萬噸,2020年政策性稻谷庫存出現了實質性下降拐點。進入2021年,由于稻米需求保持旺盛,加上稻米價格總體高于2020年最低收購價,政策性稻谷的競爭力仍將較強,預計成交量仍可能高于2020年,政策性稻谷庫存有望繼續減輕。

            稻米行情或將震蕩回落。

            2020年國內稻米市場出現恢復性上漲行情,但稻谷產大于需、庫存龐大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從供求角度看,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然而,外圍玉米市場存在產需缺口,國際大米供應鏈仍較脆弱,市場走勢仍然容易受情緒主導,因此,2021年國內稻米市場的價格走勢將更為復雜,秈強粳弱、南強北弱的走勢預計仍將上演。

            2021年春節前,大米需求相對旺盛,預計稻米市場短期或呈穩中略強走勢。春節后,隨著需求減弱,新稻豐產的壓力將凸顯,疊加地方儲備稻谷輪換和龐大的政策性稻谷出庫帶來的壓力,供大于求的壓力將更加沉重。若國際大米市場不出現2008年那樣的大幅波動,預計稻米市場將會呈現高位回落走勢。

            新早稻上市后,產量可能小幅增加,預計仍將產不足需,收購價可能高開,但高開后可能呈穩中小幅下跌走勢,總體仍將高于最低收購價。新季中晚稻集中上市后,由于增產的可能性較大,在產大于需的壓力下,稻谷價格可能高開低走,局部仍將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范圍、時間和力度將大于2020年。

            因秈稻面積和產量持續多年下降,且政策性秈稻去庫存較快,供應壓力較小,預計價格走勢仍相對偏強。而粳稻因連續多年擴張,產大于需嚴重,庫存龐大,供應壓力較重,預計走勢將相對較弱,秈米價格高于粳米的現象短期內仍將在局部地區存在。

            由于產大于需最嚴重的地區在北方,在黑龍江,政策性稻谷庫存最龐大的地區也在北方,主要在黑龍江,因此,黑龍江稻米市場走勢仍可能相對較弱,南強北弱的態勢短期難以改觀。但在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托底下,黑龍江粳稻價格下跌也基本沒有空間。優質稻市場需求旺盛,又沒有政策性稻谷庫存壓力,價格有望保持堅挺;而普通稻走勢將相對偏弱,與優質稻的價差將會繼續拉大。

            國家通過及時啟動南方臨儲中晚秈稻拍賣,有效遏制了南方稻米市場的上漲;通過啟動黑龍江托市收購,又減輕了黑龍江地區新稻的供應壓力,穩定了該地區的新稻市場。

            自2020年11月份調控以來,國家通過南控北托,稻米市場已平穩運行了兩個月。隨著市場心態趨于穩定,南方主產區農戶惜售心理逐漸減弱,售糧意愿有所增強,中晚秈稻收購進度有所加快。在臨儲稻谷不斷投放下,加工企業不再對后市持有盲目的樂觀預期,前期的搶購心態也逐漸淡化。隨著大米市場看漲預期不斷弱化,市場主體采購心理將回歸常態,后期供求關系仍將占據主導地位,短期稻米市場仍將小幅震蕩。

            上一篇: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習近平法治思想領航中國
            下一篇: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6% 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95%

            公司地址: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民主路9號 電話:0771-5607129

            版權所有:廣西糧食發展有限公司 ©2016 ICP備案號:桂ICP備16007778號

            關閉
            zozozo女人另类zo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