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個月國家層面的重大會議和重要文件來看,政策層面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持續提高,相關政策廣泛密集部署,并且將其視為“十四五”重要戰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第七篇重點突出。
今年,全國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任務是保持在17.5億畝以上。一般來說,春播糧食面積占全年糧食面積一半以上,達9億畝左右。從今年農業農村部部署2021年糧食生產路線來看,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是重點舉措,相關文件已明確指出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因為,耕地,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底線。
今年,穩住南方早稻面積,是保春播糧食面積的關鍵,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廣東、廣西等華南早稻產區正在浸種育秧,部分地方已經開始栽插;江西、湖南等地已經開始浸種,早稻生產進度快于去年同期;在東北、黃淮海等地,今年將擴種玉米,確保增加1000萬畝以上。
目前,糧食生產目標已經下達到各省區市政府。
黑龍江
目標任務:確保今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169億畝,糧食產量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2月28日,召開的黑龍江省委農村會議提出此任務目標,會議強調,圍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省以建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示范區為牽動,加快機械化、水利化、科技化步伐,努力擴面積、提能力、攻單產、增總產。下大氣力解決耕地和種子問題,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中國糧食、中國飯碗”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促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
河 南
目標任務:確保糧食面積較上年只增不減,穩定在1.6125億畝以上,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65.2億斤以上。
據河南政府網消息,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印發《2021年全省農業農村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今年將重點做好七大工作,包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夯實鄉村治理根基、用好深化改革法寶、落實政策措施保障、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65.2億斤以上。
安 徽
目標任務:“十四五”時期,全省糧食播種面積每年穩定在1億畝以上,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800億斤以上。
作為南方唯一糧食凈調出省,安徽省糧食安全戰略地位突出。安徽省要采取多種措施堅守耕地紅線和提高耕地質量。一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采取“長牙齒”的措施,積極推進撂荒地復耕利用,加強皖北地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確保皖北主產區糧食耕地面積穩定,嚴格皖江耕地占補平衡,推進皖西和皖南山區等非糧食產區口糧田建設。二是積極推進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擴大大豆、玉米等飼料用糧種植面積。同時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向提高單產要糧食增產,支持糧食主產區積極創建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
內蒙古
目標任務: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該區在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10250萬畝、產量732.8億斤的基礎上確保今年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努力實現糧食播種面積不減、產量不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提升產能。
重點發展小麥、大豆、玉米、馬鈴薯四種糧食作物。小麥方面,內蒙古將重點挖掘巴彥淖爾市等沿黃灌區潛力。大豆方面,將在穩定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適當擴大通遼市、赤峰市等地種植面積。玉米方面,內蒙古新一年將重點利用好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嶺東南豐富降水,適度擴大面積;通遼市、赤峰市要通過高效節水灌溉、全膜覆蓋等技術模式增產。而馬鈴薯方面,在穩定種植面積的同時,向以烏蘭察布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為重點的馬鈴薯優勢產業帶集中。
四 川
目標任務:2021年四川省將增加糧食播種面積31.1萬畝,總種植面積達到9500萬畝,糧食產量預計達到708億斤,增加2.5 億斤。
圍繞全年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只增不減”目標,四川省將聚焦四大方面,確保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穩定糧食面積,將加強耕地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傲继锛Z用”。加強田間管理,各地要加強小春田間肥水管理,抓好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加強病蟲監測預警。提高種糧效益,突出抓好糧經統籌,增種大豆、馬鈴薯、紅薯等糧食作物,挖掘耕地種糧潛力。夯實種糧基礎,今年將新建470萬畝高標準農田,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湖 北
目標任務:播種面積6967.9萬畝、總產量545.4億斤,其中面積目標是約束性指標,產量目標是依據2020年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的參考性指標。
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實扛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落實黨政同責,按照播種面積只增不減要求,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戶到田,強化工作措施,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保障,全力穩定糧食生產“基本盤”。
江 西
目標任務:2021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658.6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432.8億斤以上。
2021年江西省委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指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堅決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鞏固雙季稻面積,提高種糧收益,讓地方重農抓糧不吃虧、農民種糧有錢賺。用好稻谷最低收購價、產糧大縣獎補和農業水稻保險等政策,鼓勵探索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研究推進水稻收入保險試點。推進生豬穩產保供、非洲豬瘟防控、產業轉型升級三大行動,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現代化屠宰加工,“十四五”期間生豬年出欄穩定在3000萬頭以上。
陜 西
目標任務:今年全省總體保證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505萬畝以上,產量達到1275萬噸。
在糧食生產方面,全省在落實“兩藏”戰略基礎上,具體實施穩面積、提地力、提單產、提效益的“一穩三提”行動。強化黨政同責,將目標任務下達到各市、播種面積分解到鎮村、落實到地塊;推動高標準農田向糧食功能區和糧食基地縣聚集,實施農田質量提升工程;開展玉米增密度和小麥播種質量提升行動,加強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推廣,提高糧食單產;提升種糧效益,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種糧農民有積極性、種糧縣區不吃虧,并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確保達到糧食穩產豐產。
廣 東
目標任務:2021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不低于3308萬畝(約束性指標),總產量不低于1267.6萬噸(參考性指標),相較去年再次提高。
近日,廣東發布《2021年廣東省糧食生產行動方案》,提出將繼續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定期調度、分析研判、聯合督導、通報約談、獎優罰劣”的任務落實機制,確保完成2021年國家下達我省的1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此外,將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保證種植糧食面積不減少,對撂荒耕地復耕實行雙指標考核。
數據顯示,今年廣東省春播農作物面積再增加10.28萬畝,春播糧食面積達到1512.18萬畝,增幅0.4%。油料、糖料、蔬菜等大宗農作物種植面積亦穩中有增。
甘 肅
目標任務:今年,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是總面積達到4000萬畝、總產量保持在1200萬噸以上。
近日,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21年全省穩定糧食生產行動方案》。把大力發展兼具糧食安全和特色產業雙重屬性的馬鈴薯作為穩定糧食面積產量的主攻方向,小麥、玉米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1500萬畝,力爭馬鈴薯面積增加到1100萬畝。
《方案》與往年相比,首次明確了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省農業農村廳與14個市州農業農村局、蘭州新區農林水務局、省農墾集團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將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分解到各市州,確保做到糧食播種面積、產量不減少。
貴 州
目標任務:全省糧食播種面積4131.2萬畝以上、總產量1058萬噸以上,各市、州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從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獲悉,3月12日,貴州省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抓好2021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今年的重點工作要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千方百計增加糧食播種面積,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大力推廣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力爭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薯類單產增加2%以上。
浙 江
目標任務:2021年浙江糧食生產目標任務較上年有所增加,面積和產量分別為1500萬畝和121.2億斤。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浙北杭嘉湖平原要擴種早稻,增加全年水稻生產;浙中南地區要擴大雙季稻生產。同時,各地要在不與水稻爭地、爭季節的前提下,擴種春大豆、春玉米、馬鈴薯等旱糧作物。